82岁深潜1400米创纪录

时间:2023-05-06 04:05:01     来源:环球科学猫

在最近网友热议的B站“五四”青年节视频“如何快速变老”里,中国科技馆原馆长、80岁王渝生教授向大家传授“保持年轻的秘诀”:如果想保持年轻,就要保持兴趣,只要对这个世界有好奇心,我们大脑和身体里的每一部分,都会不由自主地延续年轻。


【资料图】

视频中80岁老馆长希望大家用实际行动去享受年轻,想说的话就说、想去的地方就去、想见的人就见、想做的事就做。

如果用这个标准评判87岁的B站知识区UP主汪品先院士,那他一定还没老。他正像年轻人一样,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
82岁那年,汪品先前往中国南海,9天内连续三次下潜到1400米的深海,成为全世界年纪最大的深潜者。咱就是说,汪院士,真的很勇!

01 82岁院士勇潜深海

如此高龄,潜入深海,不怕吗?很多人问过汪品先院士。

在回答这个问题前,我们先简单了解下汪品先——1936年出生于江苏苏州,是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。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地质系。现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他的一生,见证了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之路。

探索本身意味着风险,此次潜入深海时,汪品先就说,“我们搞地质的人,你不上山下海,你光是看地图那怎么行啊。”

2018年,我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“深海勇士号”投入实验性应用。“深海勇士号”隶属中科院深海所,汪品先迎来了下海的机会。

汪品先院士在下潜之前的拍照。

如果问怕不怕,汪品先更多的是激动、期待,直言“这一天我等了40年。”

汪品先解释,说起深潜的危险性,其实并不大。深潜器从一开始,就以保障人的安全为首要因素。世界上目前还没有深潜的人死在海底,安全性相当有保障。而这次的团队又做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,让他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顾虑。

“深海勇士号”在海底拍摄的景象。

看到珊瑚、海绵、苔藓虫等海底景象,汪品先“恨不得从深潜舱里把手伸出去,拿个榔头敲它一下,看看它到底是什么成分,现场做个地质考察”,兴奋之情,溢于言表。

“搞了几十年深海研究,到80多岁我才真正看到了自己研究的东西。”当这位终身呕心沥血投身科学事业的老教授说出此话,听到的人无不泪目。

02 满满“含金量”

UP主@汪品先院士有170余万粉丝,他的简介很简单,“海洋地质学家,中科院院士,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”,乍看很有“含金量”——

点开他的视频才发现,真的很有“含金量”!

在B站,汪院士解答大家小时候都看过的世界未解之谜:著名的百慕大三角传说是真是假?神秘的马里亚纳海沟再往下是什么?海怪是真实存在的吗?

通俗易懂的回答里既有奥妙的知识,又有浓厚的人文情怀,B站的同学们都很喜欢与他探讨学术问题。满满的弹幕里,透露着网友们对这位学术“大咖”的敬意与喜爱。

此外,他还总是耐心回答回答网友们脑洞大开的提问:如果地球表面70%都是大陆,世界会怎样?退潮之后,海水去哪儿了?深海压强那么大,为什么深海生物没有被压扁?每一个都受到了网友的欢迎。

03 关于走红

对于走红这件事,汪院士有着积极的态度:“我不觉得‘网红’是个负面的词。影响力是很好的东西,关键在于你拿它去兑换什么。”

汪院士把每一次录视频当讲课,把年轻人当朋友,当了一辈子老师,教了一辈子书,他总结:要教好课,就要有底气,敢于站在聚光灯下侃侃而谈;不要担心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,科学创新要求有活跃的气氛。

除了讲课,他还写了《深海浅说》、《科坛趣话》等科普读物,一个个深入浅出、风趣幽默的科普小故事,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,普及了海洋知识。

汪品先在给小朋友做科普中。

从三尺讲台到“科普大V”,从科学院士到深海勇士,不管在哪个舞台上,汪品先都全力以赴,和海洋打了一辈子交道,他非常乐意能带领网友们关心海洋、学习海洋、探索海洋,了解更多海洋文化。

在B站上,有很多像汪品先院士一样的乐于分享知识的爷爷奶奶,诸如@欧阳自远院士、@不刷题的吴姥姥、@戴建业老师等,他们在B站分享天文、物理、文学等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。虽然白发飘飘,但他们照样玩转网络,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传播知识、答疑解惑。

如今,B站已经成为网友获取知识、开拓视野的重要平台,当下正值B站第二届纪录片开放周,B站对外开放3572部纪录片作品。

此次开放的片库中,既有《绿色星球》《地球脉动》《浮生一日》等海外经典优质作品,也包括《河西走廊》《舌尖上的中国 第一季》《人间世 第一季》等国产口碑作品,还有《人生一串》《众神之地》《人生第二次》等B站出品的爆款作品,涵盖、历史、科技、美食、动物等众多领域。对纪录片感兴趣的网友可以前往围观。

标签:

最新文章推荐

X 关闭

X 关闭

热点资讯